瑞特学糖
LASTEST NEWS



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必做的10项筛查
糖友都知道,糖尿病不可怕,可怕的是并发症。所以糖友除了每天的空腹、餐前餐后血糖监测以外,每年还需要做一个全面仔细的筛查,以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今天给大家讲一讲糖尿病人每年必做的10项检查。
根据检查意义的不同,这10项检查又可以分为4类:核心筛查、血管健康筛查、并发症筛查、隐藏风险筛查。
一、核心筛查:血糖管理是基础
1.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
目标值:≤7.5%
这是评估过去2-3个月血糖控制的“金标准”。研究显示,HbA1c每降低1%,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1%。
注意:严重贫血或血红蛋白异常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,需结合空腹血糖评估。
2. 动态血糖监测
相比常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,动态血糖监测的优势在于能更全面地了解血糖波动情况,并能发现传统检查难以发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。
建议糖尿病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,尤其合并心血管疾病者。
二、血管健康筛查:防心梗、脑梗的关键
3. 血压监测
目标值:<140/80 mmHg,合并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需更低(如<130/80 mmHg)。
2025年ADA指南强调,强化降压可降低21%心血管事件风险。
4.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评估
总胆固醇目标:<5 mmol/L,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。
推荐每年检测血脂,并通过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心梗、中风概率。
三、并发症筛查:早发现可逆转!
5. 视网膜病变筛查
糖尿病是致盲主因之一!每年一次眼底检查,可发现微血管病变,及时激光治疗可避免失明。
6. 足部神经与血管评估
通过触觉、温度觉测试和足背动脉搏动检查,预警糖尿病足。40%的截肢可通过早期干预避免。
7. 肾功能“双保险”
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(UACR)+ 血清肌酐(eGFR)
早期肾病无症状,但尿毒症风险高!ADA指南建议:所有糖友每年筛查,异常者每3-6个月复查。
四、隐藏风险筛查:吸烟、肥胖、肝损伤
8. 肝纤维化筛查
脂肪肝是糖友“隐形杀手”!而脂肪肝容易导致肝纤维化。
传统的肝纤维化筛查需要穿刺活检,很多人不易接受。“FIB-4”指数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,通过年龄、血小板等指标评估肝纤维化,成本低且易操作。
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建议定期检查。
9. 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
体重对糖尿病人代谢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对糖尿病人来说,BMI≥23即为超重预警(亚洲标准),需干预。通过饮食调整和科学运动来减少脂肪、增加肌肉量,糖尿病人可以获得最大的健康获益。
研究证实,肌肉量增加可降低糖尿病风险,所有的运动项目中,抗阻运动(如举哑铃)增肌效果最佳。
10. 吸烟状况评估
吸烟不只是影响呼吸道健康,对糖尿病人也有多方面的坏处。
相比不吸烟的人,吸烟者的血糖更难控制,肾病风险翻倍!
强烈建议吸烟的糖尿病人定期接受戒烟辅导。
以上10项筛查是糖友的“健康护身符”!各位糖友可千万要重视起来哦,研究显示,全面筛查可大大降低并发症风险。